导读:1 前言.面对需求评审,无论是发起人产品经理,还是参与人研发、测试都是有苦难言:.在会议上,产品直接被研发工程师怼方案不合理,技术无法实现。.参与人员没有围绕评审会的目标去讨论而是衍生到其他问题,导致效率不高。.需求评审会议顺利结束,但在实际开发中却不断发现需求漏洞,导致不能按照
面对需求评审,无论是发起人产品经理,还是参与人研发、测试都是有苦难言:
怎样能够让需求评审更高效、保质呢?作为测试人员又如何在其中发挥价值呢?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,下文介绍如何在需求评审中做到更规范,来减少评审过程出现的问题,以此提高需求评审效率、提升需求评审会议质量,来营造一个比较轻松的产研合作氛围。
通过将需求规约文档发布给利益相关者进行检查,发现需求规约中存在缺陷(如错误、不完整性、二义性等)的过程。简单点来说,就是在产品规划完之后,把团队人员聚集一起讨论并评审方案的会议。如方案通过,则按规划的方案,继续往下实施;如方案不通过,根据意见进行改善。
每个公司的团队结构不一致,但通常包括:产品经理、开发工程师(前端、后端)、测试工程师、设计(UI、UE)、需求提出方。
产品眼中的需求,交互眼中的需求,视觉眼中的需求,开发眼中的需求,测试眼中的需求大相径庭,需要让团队中每位人员对需求有统一的了解,通过需求评审来拉齐大家的认知。主要作用是:
做好一场需求评审,大致分为三个阶段:评审前、评审中、评审后。
角色:产品经理
角色:研发、测试,建议提前2天
角色:产品经理,建议提前1天
给出会议时间、地点、预计需要时间。一方面,这样可以让参与人员得知你对整个需求评审会议内容的掌控;另一方面,参与人员能根据时间安排手头上的其他任务,以致于节奏不被打乱。
角色:产品经理
产品是会议主持人,那么自然就担当着会议节奏把控和主持的角色。当角色众多时,其实是比较容易出现讨论内容溢出的问题,大家一聊开就上头了,结果导致会议开了足足几个小时都还没有产生定论。需求评审中产品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控整个会议的节奏,既要及时把聊得起兴的大家拉回评审中,还要尽量按照参会人的精力去做好节奏的规划,让整场会议高效而轻松。
角色:全员
很多产品都惧怕需求评审,感觉研发、测试在找茬,有针对自己的感觉。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一点,首先,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,有问题抛出是好事,说明大家都听了并且在思考。其次,换位思考,尝试先根据对方表达的看法去梳理他的思路,然后用自己的理解复述一遍,看对方是否认可你的理解。接下来,再根据你的理解去进行判断并阐述自己的观点,看是否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可。最后,如果实在在会上没法沟通,那就告知大家:自己会先记录下待讨论的问题,会后再进行讨论,后续的议程继续。“下来再讨论”真的是一句解决会上冲突的万能金句。
角色:产品经理
不要上来就讲方案,大家一定会懵圈,个人总结下来,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推进:
角色:研发、测试
需求评审的时候不要在会议上面玩手机或者干其他事情,因为如果需求理解不深刻,后面相关的工作就很难开展。需求中产品设计不合理、很难理解、逻辑有问题、以及可能影响原功能的地方,对于这些点我们要抛出疑问进行澄清,从而推动产品进行修改,最終达成一致。
需求评审会上,前端、后端和测试分别都关注什么?
后端:
前端:
测试:
角色:产品
会议结束之后,确实可以长舒一口气,开始准备下一阶段的工作了,但注意:会后还是需要做好
会议纪要、会议同步和后续问题的跟进。会议纪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:
角色:产品+相关人员
如何高效、保质、愉悦的进行需求评审,各角色专业能力是基础,但更需要大家相互配合,互相尊重,通力合作才能打造更好的产品。
作者:京东物流 王敏
来源:京东云开发者社区 自猿其说Tech
上一篇:AI室内设计:提升效率、消除沟通
下一篇: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系列2